第49章 (1/2)

请君入瓮 小爷是枫子 2143万 2021-12-22

“叶太医觉得是本宫活该。”温玉祁苦淡一笑,“其实本宫也觉得活该,只会自欺欺人。”

“长公主本意是好的,何况今日长公主为了太子妃,带领群臣大闹德宣殿,按律法该以造反判罪,既然已经尽力而为,就不必再自责了。”

叶太医宽慰她几句,又笑道:“臣早些日子听闻,长公主与太子妃闹不和,流言果然是不可信。”

“流言从不可信。”温玉祁勾唇自嘲一笑,淡声道:“叶太医,王上御驾出征,太子妃被软禁在府,本宫要你暂时保住她的身孕,明白么?”

“臣明白。”叶太医点头,转念迟疑一问:“只是怀王那边?”

温玉祁摇摇头:“远水救不了近火,只能靠她自己了。”

“那太子妃……”

“罢了,由她吧。”

叶太医不再劝了,叹道:“太子妃远嫁温国,太子又英年早逝,太子妃年纪轻轻就守寡,今日还被王上送去陪葬,太子妃其实也很可怜的。”

这番话,温玉祁不置可否,漠然地看他一眼,也没再说什么。

她额间的皮肉破烂猩红,额角划到眼边的伤口子,清淡的面容又添了一道鲜红的巴掌印,她在夜色里微微笑起来,竟衬出几分鬼魅。

对错只是在一念之间,仅是这一念之差里,究竟是对还是错?

温玉祁自始至终,都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萧韵淑对她纯粹的爱,也不配得到她的倾尽付出。

情情爱爱,家家国国,紧密相连又怎么能分得开。直到现在,温玉祁也不认为自己会得到善始善终,世间的因果循环,终究会自食恶果。

明知相隔千万里,可萧韵淑却不停地苦苦追逐,粉身碎骨浑不怕,而温玉祁就像挂在天边的月亮,无论她怎么努力去追,始终隔了些什么。

有些伤痕留下了,又该如何去抚平呢?

作者有话要说:作者君重新写在这里。先摸摸头不要激动。真没想到大家的反应会这么激烈呢。

首先她们这些人身在乱世当中,无论是求而不得还是爱而不得,违背本心,或者恨别离、算计以及背叛,都是成立的,她们身不由己,不是有情就可以的。作者君只是想顺着大框架写下她们的故事,先摸摸大家不要这么激动。

这些人牵扯到了家国的爱恨情仇,乱世佳人以及枭雄,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她们不得已,会做下违背本心的事,可心里也有自己的执念,所以都走得比较艰难。这不是只有甜的故事。

其次,因为身份之别,太子妃求而不得,一心只为一个情字,长公主这个人是比较隐忍的,无论如何身份那道鸿沟都会在,对太子妃也爱而不得,她们确实都很苦。无所谓对错。

最后,长公主的行为,作者君也归于她头脑发热了。不过在那样的环境,作者君也不好评价什么。不骗温王太子妃怀了身孕,温王可能下一刻就会赐太子妃一杯毒酒,诈死或者假陪葬或者假怀孕,长公主控制不了这些难以预料以及不可把控的谎言。太子妃一旦出宫去了,不但要花费精力编新身份,还处处要小心翼翼,她们见一面也很难的。

太子已经死了,作者君会酌情铺些路,让她们好过一些。作者君最后还是转了,让温王走了,这一走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也清楚。

这都是因果循环,不是你身上就是我身上,无论怎么兜转,最后都躲不开的。

另外就是,人心与乱世之事,永远无法预料,顺与逆,得与失,只是一瞬间,大家不要激动。

一个故事,是曲折跌宕的。

她们都要在局势中长大,都要背负责任。

理智看文~~~摸摸头,不要怕。

第50章晋江独家首发27

太子死讯尚未昭告天下,天下百姓并不知太子已薨。温王突然的御驾亲征,百姓对此褒贬有之。

一国之主不在王城坐镇,一旦出事,岂不是天下大乱。

百姓们又怎么会知道他们的君主痛失太子。温王对太子寄予厚望,太子更是继承他统一天下的鸿志。大功未成,此时太子却身首异处,未寒的尸骨还躺在边境等着父亲来认。

太子死讯一旦昭告天下,太子之位空缺,对王位虎视眈眈的权势趁机作乱,温国必定陷入内忧外患。可温王悲痛欲绝,已半癫半狂,不顾朝臣劝阻,执意率兵出征齐国。

深宫发生的任何事,无论是太子之死,还是太子妃殉葬,这些严密的消息并没有透露出来。

太子妃殉葬的消息传到萧国,身在萧国的四皇子必受牵连。在如此混乱的情况之下,温王尚存的理智,让他迅速下达多道隐秘诏令。

丞相黄承德代君监国,以防无君无主的朝堂大乱,并安抚民心。大将军孙邬被派往温国与萧国边境的乌塞城,集合大军,防备萧国趁虚而入。

至于怀有身孕的太子妃,被软禁在太子府,孩子出生前,不得踏出半步。并令叶太医细心护胎,长公主从旁细心照料太子妃,直至皇子降世。

太子薨世,温国的根基被深深撼动,可国不能无储君。温王最先下的诏令,早已送往萧国君主。

二皇子康王,三皇子平王,生性懦弱,遇事优柔寡断,不善于言,并不是温王心中太子的人选,在他剩下的儿子当中,只有千里之外的怀王。

王位的诱惑,令那些扶持两位王爷的臣子蠢蠢欲动。温王考虑到自己走后的朝堂局势,提拔孙家,将温宫与温城的禁卫军兵权交予他们。

最后温王御驾出征带去的文武大臣里,明里是伴君出征,实则他们当中大多是对王位产生威胁的,温王变相架空两位王爷背后的权势。

这些行为,无不是在为千里迢迢的怀王铺路,怀王必将得势。

朝臣们心知肚明,纷纷出谋划策为新君的到来,添砖加瓦。

紧急的温诏一出,快马加鞭,经过特殊的路径,几日之后,便到达萧宫华辰殿的案桌。

此时,温王御驾亲征的消息还未传来,命令温怀王归国的诏书,倒是先一步赶到。

萧王坐在华辰殿,看完温王送来的诏书,他面色阴沉,一语不发。

立在萧王案桌旁边处理奏折的萧檀卿,抬头忽而瞥见他的变脸,心头不禁突突直跳,皱眉出声问道:“父王,这诏书有何不妥么?”

“有何不妥,你自己看看。”萧王冷笑一声,将诏书扔在案面。

诏书内容,萧檀卿看着面色逐渐凝重,合上诏书放在案桌,细细地思索一番才开口:“温王竟敕令怀王速归,莫非是温国出了什么大事?”

“他温煜城本事通天,还能出什么大事。”萧王冷哼,讥讽道:“孤的地方,岂是他们父子想来就来,想走就走,未免欺人太甚。”